首页 > 粤语 > 粤语动态

方言不土!广外数百志愿者参与粤语保护,老师称像撒播火种

©南方都市报   2021-04-26  赞  0回应

官方 全能站长:让企业内低性价比的网站运营/设计师下岗 *在线咨询

官方 场地租赁:廉江良垌水果收购场地/冷库/办公室租用 #13542015105 *填写意向

杨慧君,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中国语言文化学院副教授,广外语保志愿者工作站指导老师。学术研究方向为汉语国际教育、汉语方言学、语言资源保护。著有《中国语言文化典藏·衡山》,参与编写《中国方言文化典藏调查手册》《汉语方言地图集》。

“培养语保志愿者,就像撒播火种,培养语保工作的生力军。”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中国语言文化学院副教授杨慧君在授课之余,4年来一直指导广外语保志愿者工作,先后培养200多名志愿者投入语保工作。2020年,该工作站骨干邵美影同学获得教育部“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奖” 先进个人奖,“这是教育部对语保志愿者这个群体的肯定,美影是他们的代表。”杨慧君说。

语言保护关键人群是青少年

记者:你在教学工作之外,多年投入语保志愿者工作站的牵头和指导工作。当初投入做语保工作是出于什么样的考量?

杨慧君:读硕士期间我就开始投入方言调查研究工作。调研中我发现,方言文化衰亡的速度很快。比如一种土话,整个村可能只有几个老人能讲,他们去世后,这种土话基本就消失了,相应的方言文化传承也存在断层。如果只是执笔做记录、在象牙塔里做研究是远远不够的。

当时方言学界的前辈们,包括社会各界人士也在呼吁保护方言。曹志耘教授专门发表了一篇文章,讲述应该如何跨越鸿沟,更有效地进行语言保护。他提到要发挥大众的作用,因为大众才是语言保护的主体,其中关键人群就是青少年。

青少年里最核心的就是高校大学生。这个群体拥有近4000多万人,他们的认知能力、学习能力和服务社会的意识都是很强的。

我们计划从这个突破口出发,先影响离我们最近的群体,通过这个群体再影响更多的人。他们在接受了语保的理念以后,会用他们的方式把他学到的东西推广给更广泛的群体。

杨慧君和语保志愿者们

记者:广外语保志愿者工作站目前有多少志愿者?平时是怎样开展工作的?在你们的实践经验中,什么形式效果最佳?

杨慧君:我们的语保志愿者分不同形式和层次,最核心的是广外语保志愿者工作站的这帮志愿者们。广外语保志愿者工作站每年大概招30—40名志愿者。至今前后已有约200人。志愿者需要完成日常工作任务,如活动策划、推文制作、公众号运营等。每年我们都有实践周定期举办活动,如讲座、调研等,吸纳更多同学参与。每次活动都有几十人,甚者上百人的规模。

此外,我们还联合了其他高校团队。2017年,我们面向全国招募了20支高校队伍。一项工作单靠自己开展是比较难的,我们需要多个团队贡献智慧。大家在国家语保中心的领导下,共同举办比赛和活动。目前来看,举办视频比赛、推文比赛,都是比较有效的推广方言的方式。

抢救方言的速度跟不上流失速度

记者:广外语保志愿者工作站成立已有四年。这四年中,语保志愿者工作站有什么样的收获?

杨慧君:最大的收获就是培养了一批对方言文化感兴趣的年轻志愿者,而且不局限于广外,还联动了全国高校的同学投入。这就像撒播火种,培养语保工作的生力军,也是语保工作的社会化。

语保志愿者群体开展各种尝试,也取得了一些成果。特别是工作站骨干邵美影同学获得教育部“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奖” 先进个人奖。这是教育部对语保志愿者的肯定。

记者:在推广和保护方言的过程中,你们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

杨慧君:最大的困难有两个:一是跟时间赛跑,而我们抢救保存方言的速度跟不上它衰亡流失的速度。这有点像夸父追日,但我们还是要尽力去做。

第二是工作的未知性,怎样去引导社会大众更好地建立健康和谐的语言观。现在社会发展速度很快,我们的生活方式有了很大改变,但人们的语言观念还没完全跟上来。

社会大众认知比较朴素,更多从工具性角度考虑方言有无用处。但他们可能没意识到,方言还是文化的载体,是情感维系的纽带,是一个人跟故乡、家人的链接,要大众自主快速地认识这一点,不太容易。

使用方言才是保护的最好手段

记者:你觉得当代年轻人对方言的认知如何?他们对于传承、推广和保护方言,是什么样的态度?

杨慧君:认知是一个渐进的过程。20年前,大部分人特别是有小孩的家长,会觉得方言很土,不太鼓励自己的小孩说方言。这是一种误解。现在很多专家学者和媒体,都在纠正这种偏见。方言跟普通话并不是只能二选一,我们可以多语分用,多语共存。多语多言的能力是普通公民语言能力的体现,也是我们社会多样性和包容性的体现。让大众更新认知还是挺重要的,这些年也取得了一些成效。

记者:我们在走访过程中,发现在一些地区存在着方言传承断层的现象。很多人即便在家乡,也不会、不说方言。您认为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杨慧君:代际传承是语言活力的重要评估指标,这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语言问题特别专家组撰写的《语言活力与语言濒危》中有明确记载。如果语言或方言大多由父辈及更上代人使用,而年轻人不能说,就处于“确有危险”的濒危等级,这种语言或方言背后的文化世界也会随之陨落,损失不可计量。

方言传承出现断层,主要是因为大众语言观没有跟上快速变化的时代。学者和媒体都有责任改变这种现状,让更多大众了解,方言不是土的,是很有价值的。

要让方言传承下去,重要的是要创造使用方言的环境,因为使用才是保护最好的手段。在城镇化、一体化程度越来越高的今天,很多人远离家乡的母语环境,方言使用频率看起来在往必然降低的方向走。但是新技术,带来了新的可能。我们完全可以借助网络营建“虚拟方言环境”,比如在网上制作、传播方言视频,组织方言文化活动,组建方言社区,都算是在创造使用方言的环境。

杨慧君参加学术会议

方言没有了,地域文化就没有了

记者:有观点认为,保护方言传统,其背后的价值是树立文化自信。对此你怎么看?您觉得保护方言的意义是什么?

杨慧君:保护语言多样性,就是保护文化多样性,这已经是大家的共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9年通过决议,将每年2月21日定为“国际母语日”,提倡使用母语,以保存语言和文化多样性。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明确指出“保护方言文化”。2018年,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部、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和湖南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首届世界语言资源保护大会,大会主题为“语言多样性对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作用:语言资源保护、应用与推广”。大会通过并发表的《岳麓宣言》于2019年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发布,这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个以“保护语言多样性”为主题的重要永久性文件。

每种语言背后都蕴含着某种文化。语言是文化的组成部分,如故事、传说、谜语,用语言来呈现;语言也是文化的载体,比如粤剧,没有粤语方言如何去传承?如果方言没有了,对应的地域文化就没有了,文化多样性也就没有了,这是多方面的损失。

所以保护方言,既是保护语言,也是保护地域文化,还是在呈现我们这种社会文化的多样性和包容性。这有利于不同族群的人更和谐地相处。

记者:社会上也有一种声音,认为“任其自生自灭”是对方言最好的保护。方言的未来,要交给市场交给人们来选择。对此您怎么看?

杨慧君:在快速变化的时代背景下,要求普通老百姓自动自觉了解方言的价值和意义,有点苛刻。当然,也不能任这种情况随意发展,否则,语言流失的速度会非常快。

现在,政府、专家、媒体、企业和个人,都做了不少语言保护工作。比如《岳麓宣言》的发布,体现国际社会的共识。比如启动语保工程,是国家层面的行动,投入其中是中国各个高校的专家团队,还有每个点的语保发音人。比如茂德公集团,举办多届足荣村方言电影节。比如汪涵出资四五百万做乡音计划,来保护湖南方言。

大家都在努力,并没有任其衰亡。现在看来确实也是有效的。五六年前我们随机采访高校大学生,无论是方言保护意识、方言使用情况,都没有现在好。近期去做同样的调查,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都开始意识到方言的重要性和趣味。方言甚至还吸引了众多国际友人,比如广外毕业的俄罗斯学生瓦夏,就通过我校赖婉琴老师开设的粤语课,学会了一口地道的粤语。

中国语言资源保护研究中心语保志愿者工作站由中国语言资源保护研究中心和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共建,服务于“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建设,面向全国高校和其他社会各界开展各种志愿者活动和比赛,旨在唤起社会大众的方言文化自信,发动社会大众用不同手段记录、保存、展示当前方言文化实态,从而达到语言资源保护和文化多样性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统筹:柯晓明

采写:南都记者 柯晓明 陈艺丹 实习生 王熠 朱俊毅

受访者供图


赞助商连接
广东世望厨房设备有限公司
百度搜寻:《方言不土!广外数百志愿者参与粤语保护,老师称像撒播火种
如本文侵权,请把本文相对应的原创链接及文章作者证明发至邮箱service@yuetol.com,核实后本站即删除。



网友回应 更多回应(0) 进入可赞踩

发表回应
默认免登陆匿名发表
   

粤村镇点击此处一分钟即可智能化为您的村/镇 开通「某某村之窗」!其他类型注册:粤人 | 粤机构 | 公司
相关内容


推荐粤企/电商/项目

进入:粤之窗 | 联盟粤企 | 联盟项目 | 电商中心

  • lanisky® 推荐服务
  • 翘楚商务:华夏多翘楚,天涯若比邻!欢迎免费入住,免费建立官网,免费进行商务推广,与数以万计的企业做邻居!马上入住>>
  • 商业互联:拉尼亚凯亚商业联盟是免费拉拢全星系商业机构的联盟,未来的愿景是实现亿级机构互通,进行星际产业资源整合!马上入住>>
全能站长